經絡的概念

陳方佩 主任
台北榮總傳統醫學研究中心


『任何一個民族要想站在世界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
──恩格斯──
  中國醫藥學歷史悠久,內容非常豐富,主要的原因是,它的理論體系早在1000年前即已建立,而且 十分完備。以至於今日不論我們如何拉近西方醫學的強大儀器技術,來掙扎翻滾,仍舊擺脫不了中國醫 學的理論架構,就是明證。

  近代以來,針灸熱潮在世界各地方興未艾,成為另類醫學中的主流,針刺與灸法其實只是治療方法 ,其理論則是根源於經絡學說。什麼是經絡學?「靈樞.海論」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于臟腑,外 絡于肢節。」『難經』則說:「經脈者,行氣血,通陰陽,以榮于身者也。」可見經絡學說涵蓋了早期 人類對人體的解剖與生理概念,唯因時代背景,語言文字的不同,使經絡學說似乎異於現代的神經體液 調節系統。然而人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論古、今、中、外,人類都具有一樣的形體,當然不可能出現 互不相干的解剖生理系統。也就是說長遠來看,古代與近代的學說必然會日趨結合,成為更完整的面貌。

  本文即由針刺治療談起,對經絡學說由古到今作概略的介紹。在試圖明瞭經絡的實質前,是否可將 經絡系統定位在概念或學說上,以便包容有形與無形兩種境界,裨助於我們思考未來的經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