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經絡的電性研究結果可知,它具有導電佳、導波快和優勢方向等特性,在生物體內透過它, 可以傳導物質、能量和信息,以達到溝通整合所有組織、器官和系統,表現生理和心理的機能。針 灸的效應在調節經絡的溝通狀況,以及調配能量和信息的分布。經絡若恢復正常的傳導機能和方向 ,患者體內的物質、能量和信息,即可得到正常的分配。生物體內除了物質和能量之外,還充滿各 種信息。不同的信息群主導著不同組織或器官的形成和功能,信息群之間彼此又有著微妙的諧和關 係,共同構成生命機能的信息組態。信息的組態隨時都在變動,只要不偏離恢復的範圍,就屬於正 常的變動。可是當它的變動超越界限時,生物體即使還沒有發生組織的變異,也會出現不正常的生 理我心理現象。此時若能善用針灸的調理,將偏頗的信息組態調整回來,在臨床上必可收到療效。 針灸結合通訊科技,可以發揮更大的信息效應,也會為將來的醫學,開拓更大的視野和發展空間。
針灸的效應的探討是個陳年的論題,以現代的知識來說,就是在闡釋針灸對生物體的作用機轉 ,在穴位上扎針或溫灸,到底會給生物體的生理帶來何種影響?這是臨床醫生和一般人都很想了解 的答案。 古人常用陰平陽秘、氣血中和、五行生剋和補虛瀉實的概念,來詮釋針灸的臨床效應,這些對 於現代人非但陌生,甚至是完全不認識。因此讀古人的典籍或解說,常常無法意會也無法言傳,如 此的代溝使得針灸的傳承,出現逐漸式微的跡象。 由於生活的背景和受教育的不同,現代人思考針灸的問題時,只會用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的知 識,而不是陰陽、氣血等的經驗概念。這樣的認知代溝若要填平,必須先了解經絡穴位的科學意義 ,才能憑藉現在的認知,進一步詮釋針灸的可能效應。 從第二次世界大戟結束前後起,就有人在研究皮膚的電阻抗[1,2],並且提出如圖(一)的等效 電路模型。在1950年日本的中谷義雄首先發現,人體皮膚上的穴位和經絡,都是導電性質比較良好 的點和線[3]。經過中外其他研究者的驗證後,發現這些點和線與中醫的穴位和經絡頗為吻合[4,5] ,從此以後大家就稱經絡為良導絡。
由於生物體受到電刺激時,必然會有主動和機動的因應行為,1989年以後,我將過去的模型加
以修改成為圖(二)的等效電路[6]。經過與實驗數據的比較,發現理論與實驗相當吻合。之後,
我即以此理論為依據研究經絡的特性,逐漸看到經絡的基本電性。
根據經絡的基本電性、網路通訊的法則、生物學以及物理學的知識,針灸所具備的效應即不言
可喻。其中尤以信息的調整,最不為人所知和所用,本文即在討論針灸的信息效應。
綜合許多人的研究結果發現,經絡不僅導電的能力較好,傳導電磁波的導波速率也比較快:因
此將經絡說成良導絡,確實是很好的認知,然而必須包含導電及導波兩者皆佳的意思。
由於它沒有特殊的組織結構,而且具有傳導多種東西的溝通功能,經絡即成為生物體內最可調
變的生理網路。古人就採用了調節經絡做為四兩撥千斤的技巧,以達到調節細胞和分化系統的機能
,進而獲得健康和養生之利,這是何等高明理智的選擇!
金屬的針體刺入人體,固然對人體會產生壓力及破壞力,就材料科學來看,兩個異類物體互相
接觸,還會產生接觸電壓。這個電壓會使局部的組織,產生有梯度的極化作用,針體和人體間就有
相互的吸引力,針灸的術語稱這樣的現象為「得氣」。
用艾條點燃直接溫灸穴位,或者配合薑芒片、食鹽、藥材等,一起放在穴位上溫灸,甚至現在
的雷射光灸,讓人首先想到的效應,無非是熱能的傳遞,也就是能量對人體機能的調理效應。
除了質能效應之外,針灸的治療還具有調理信息的效應,也就是說針刺或溫灸的操作時,醫生
還在不知不覺中對患者做了信息的調整。以中醫的術語來說,就是對患者的氣血,做了補瀉或生剋
的調節,使它們回歸中和的狀態。
中醫針灸的歷史已有數千年之久,能流傳如此長久絕非幸至,其實針灸的內涵相當豐富。在經
絡的電性研究裡,我們可以領悟到,經絡原來是溝通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生理網路。針灸不僅有機
械、物質和能量的效應,還有信息傳遞或互動的效應,也就是經絡網具備通訊的功能。針灸的治療
時必然會發揮這種特性,對人體的健康有深刻的影響力,所以深受中國人的保健所倚重,輾轉流傳
至今日。
|
1. | Rosendal T: Studies on the conductivity properties of human skin to direct current. Acta Physiol Scand, 5, 130-151,1943. |
2. | Rosendal T: Further studies on the conducting properties of human skin to direct and alternating current. Acta Physiol Scand, 8,183-202,1945. |
3. | Nakatani Y: Skin electric resistance and ryodoraku.J Aulonamic. Nerve,6,52,1956. |
4. | ZX Zhu.: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electrical specificity of meridians and acupuncture points. Am J Acupunct,9:203-216,1981. |
5. | Niboyet JEH.: Nouvelle constatations sur les proprietes electriques des ponts Chinois. Bull Soc Acup,30,7,1958. |
6. | KG Chen.: Electric properties of meridians: With an overview of the electrodermal screening test. IEEE Eng Med/BialogyMay/June,58-63,1996. |
7. | K.G.Chen: The 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Human Meridian System and its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Research and Cybernetics, Baden-Baden in Germany, Aug.,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