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會址:台中市北區育德路2號(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
| |
電話:04-2062121-1924 傳真:04-2362871
| |
網址:http://www.sino-medicine.com/cmaa/
|
恭賀陳立夫先生百歲誕辰中國醫藥學院暨附設醫院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今年九月六日為中國醫藥學院董事長陳立夫先生百歲誕辰,一連串的舉辦 慶祝活動,陳立夫先生於九月十日參加中國醫藥學院成立四十週年校慶及二棟 大樓落成啟用典禮,一棟為學校十七層的立夫教學大樓,一棟為附設醫院二十 四層的立夫醫療大樓。當天並邀請國外姊妹學校參予盛會,有日本富山大學、 韓國慶熙大學、大田大學、南卡羅來那大學、澳洲維多利亞科技大學、羅馬尼 亞Oradea大學、歐洲立夫國際中醫學院等。當天並在立夫醫療大樓二十一樓國 際會議廳舉辦國際學術研討大會,羅馬尼亞Oradea大學醫學院院長Prof. Dr. Mircea Ifrim主講 「解剖構造與針灸穴道之關係」;韓國慶熙大學韓醫學院院長杜鎬京教授主講 「面向21世紀的東洋醫學之未來」;國立中醫藥研究所所長陳介甫教授主講「 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近年來有關抗癌中草藥之研究成果」;日本富山醫科藥科 大學名譽教授難波恆雄教授主講「佛教醫學」;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 會理事會林昭庚教授主講「針灸麻醉之機轉」;德國中醫研究所所長暨立夫國 際中醫學院董事長施百克教授主講「針灸對於音樂家與美術家之臨床應用」; 大陸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陳昭定教授主講「肺炎合 劑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及韓國大田大學附設醫院韓醫部主任趙 鍾寬主任主講「參苓百朮散加減方抗癌基礎與臨床及減輕化學療法副作用之研 究」。當天晚上並舉辦音樂會欣賞。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有企圖心邁向國際 級醫學中心。 |
![]() |
在即將邁進21世紀之際,中醫藥即將踏入世界醫學的主流,為海內外中醫 藥學者普遍關心的問題。中醫藥在延年、保健、腫瘤、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 方面的防治有其貢獻,為了加強海內外學者之間的團結與合作,推動中醫藥在 世界的發展,由和港浸會大學於公元2000年1月27~30日在香港舉辦「中醫藥國 際學術會議」。學術會議的主題為「21世紀中醫藥的發展」,內容包括:主題 報告、學術討論、醫藥產品服務及展覽等,旨在促進海內外中醫藥學者學術交 流與合作。歡迎本醫學會之會員們踴躍地參與國際學術研討會。 |
本針灸醫學會每年舉辦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外,也舉辦各區學術研討會 ,以增加針灸醫學術研發與合作及各區會員交流。經過理監事會議決議北區學 術研討會由孫茂峰理事負責;中區由高宗桂醫師及魏大森理事負責;南區由陳 延年理事負責及東區由慈濟醫院曾國烈理事負責。 今年九月五日由東區曾國烈理事首先發動,由本醫學會主辦,慈濟綜合醫 院、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及花蓮中醫師公會協辦之「中華針灸醫學 會東區學術研討會」。研討會由張永賢理事長主講「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針 灸醫學的態度及工作」;陳方佩常務理事主講「經絡的概念」;陳建仲監事主 講「中醫舌診現代化研究」;郭文華醫師主講「穴位藥離子導入療法」;王清 福理事主講「針灸捻轉補瀉法臨床之應用」;陳延年理事主講「溫病條辨濕溫 疸證處方對ANIT誘發大白鼠膽道性黃疸型肝炎的退黃療效比較及機轉探討」; 邱仲卿常務監事主講「頭皮針治療腦中風後遺症」;曾國烈理事主講「肺泡細 胞癌末期之中西結合治療」等論文之發表。研討會之討論由名譽理事長黃維三 教授指導,陳逸光醫師及陳方佩醫師擔任主持人。 這次七個小時研討會,核予專科醫師繼續教育學分六個點數。慈濟醫院今 年通過醫學中心,使台灣的醫學中心級醫院有十五家,而慈濟醫院為東部唯一 一家醫學中心,慈濟醫院發展相當快速,明年七月嘉義大林分院將開幕。 |
去年(1998年)六月二十日中國醫藥學院董事長陳立夫先生以99歲之高齡 ,不辭勞苦,長途跋涉,親自出席在德國福萊堡市(Freiburg)成立「立夫國 際中醫學院」,為德國提供一所大學水準,以臨床醫師及研究人員為對象之中 醫教育與訓練機構。當日並舉辦國際中醫藥針灸學術研討會,共有法國、捷克 、德國、丹麥、瑞典、香港、我國等學者做學術演講。 今年八月歐洲成立第二家「立夫國際中醫學院」,在歐洲的心臟-瑞士, 位於瑞德法三國交界的城市巴塞爾市(Basal),以作為陳立夫先生百歲誕辰的 壽禮。這家中醫學院位於有二十年歷史的巴塞爾市疼痛醫院,負責人為Dr. Guido Gallacchi, 有二十位專科醫師的聯合治療群,職工共有120人,有25病床,包括內科、外 科、骨科、x光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婦科、腫瘤科、針灸科、順勢療法 、整脊科等。瑞士的醫療保險可給付,而目前對於中藥,可由醫師處方,由藥 師進口及調劑,但醫療保險尚未給付。 |
針灸熱潮使得全世界140國家使用針灸,這二十七年來,無論病患或是醫 師進一步認識或進修「一針二灸三藥物」,以致中醫、中藥、針灸的外文書藉 愈來愈多,醫師也以多元化來滿足病患,期望多種治療方法使病患病癒健康, 合乎陳立夫先生所說的「救人方法愈多愈好」。瑞士醫師Dr. Rolf Duennenberger來函, 他是內科醫師,並使用順勢療法、整脊療法、針灸及中醫藥,由於病患相當多 ,他希望有一位會說德語的中醫師工作伙伴,一同工作及切磋,凡具興趣,可 與本醫學會連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