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軟組織超音波探討
斜刺阿是穴在筋膜疼痛症候之即時療效

黃美涓 周適偉 許宏志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


  筋膜疼痛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臨床症狀以局部肌肉疼痛,可摸到緊束帶(taut band)及壓痛點(Trigger point, TrP)等,而轉位痛(referral pain)、局部的痙攣及交感神經功能失調也同 時可見。而MPS的有效治療方法包括有物理治療(如間歇性使用冷噴霧及伸展肌肉運動)或使用藥物注 射或用空針刺激在局部壓痛點,而在針刺治療方面,除了以針垂直刺入壓痛點外,經由緊束帶來針刺壓 痛點也是緩解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方法之一,即所謂”斜刺”針法。

  本次實驗的目的即為使用”斜刺阿是穴”的方式,以穿過緊束帶,用針刺激筋膜疼痛症候群的壓痛 點,並評估此種治療方法是否有效。在評估療效方面,我們用軟組織超音波影像診斷,頸部轉動的角度 以及疼痛指數(Visual Analog Scale, VAS)來評估療效。本研究包括13位病患(男性2位,女性11位),主 要是在肩部斜方肌的緊束帶及壓痛點的MPS患者,分別施以”斜刺阿是穴”的手法穿過緊束帶來刺激壓 痛點以治療MPS。方法為在病人有背靠及前臂有支持情況下施以針刺治療,斜刺後不運針且在病人感到 針後酸痛消失後起針(約5-20分鐘)。在針刺前後即時用下列方式評估:

  1)記錄VAS分數;2)頸部三個軸(前後、左右、側彎)的角度(以電子角度儀測量);3)軟組織超 音波影像:使用9Hz探頭的軟組織超音波儀來測量針刺處斜方肌垂直及縱切面的厚度(探頭均施以1.5kg 重量, 用垂直的壓力,且確定表面肌電圖儀訊號已穩定)。

  結果分析在針刺治療前後的VAS分數和頸部三個軸向轉動的角度,均有明顯的進步,且具有統計學 上差異(p<0.05),而在超音波檢查的厚度方面,在橫切面有12例增加,有1例減少厚度,在縱切面有 9例增加,4例減少。

  根據D.G Simons 研究,在MPS之切片型態學上研究,在緊束帶上,壓痛點本身是比正常肌纖維更粗 ,而其收縮之肌纖維是比正常肌纖維更窄。故緊束帶會使肌肉塊變粗或變細是要看壓痛點數目及位置而 定。治療後原來在緊束帶上的壓痛點處因放鬆而使得肌肉塊變平變薄,而原來在緊束帶上收縮之肌纖維 ,治療後則因不再持續收縮而使肌肉塊反而變厚。故在本研究中在軟組織超音波影像厚度增加者可能主 要是肌纖維放鬆結果,而厚度減少者則為掃瞄在中央壓縮點(Central TrP)所在處,故掃瞄雖有不同結 果,在臨床症狀即時緩解卻同樣有效。

  由本研究顯示針斜刺阿是穴在MPS的即時症狀緩解在所有病患均有明顯效果。由於Karel Lewit曾報告 空針刺TrP對MPA的即時效果為86.8%,但永久療效則僅有29.5%。故進一步研究其長期療效是有其必要性。